不說制鏡工坊直接僱工了,就說玻璃工坊,都因此單開了一個小組,專門製作最優質的玻璃板。這師父加學徒、幫工,就是十來人了。至於最費工的拋光,使用的人工有數十人之多!畢竟一面合格的玻璃板,兩人一起拋光,也得數日才能達到完美。
再然後,那些製作溶液用的化學品,無論是路易莎自行辦小作坊生產,還是從市面上採購,都會給不少人帶來工資不低的工作——保守估計,這也是百來人的用工了!
算下來,僱工達到了兩百人左右,再考慮到路易莎給他們都開了不錯的報酬,他們一個人就可以養活一個家庭……這其實是讓兩百個家庭過上了不錯的生活。
哪怕按比較低的戶均水平,算每個家庭4人(古代農業社會,無論是華夏,還是西方,正常光景,一個家庭平均人口都在4到5人的樣子),這也是800人了。
這是什麼概念呢?要知道此時一些小城市,整個城市就兩三百個家庭,總人口千人左右。這樣的城市,真要說人口數量,其實並不比一些繁榮的大型百戶村多。只能說人口密度大一些,老百姓多從事手工業,而不是農業。
所以換個說法,如果路易莎真把整個銀鏡產業集中起來,足可以原地建立一座小城了——200戶人家從事制鏡相關業,再加上一些人家做建築工、木工、金屬匠等,服務於那200戶人家,總人口超過1000人的小城就足數了。
只不過特魯瓦城在此時屬於大城市,家庭數大約是5000,人口有兩三萬。這樣規模的制鏡業投入其中,水花就沒那麼大了——可即使如此,那也是城裡1/25的家庭的直接生計(這還沒有計算間接利好的),終究不能輕視。
只能說,沒有集中起來,很多就顯不出來了。尤其是很大一部分出於保密需求,放在了遠離城市的地方(甚至包括制鏡工坊本身,也是放在城市郊外的),更是起不到多少帶動城市的作用。
不過這些路易莎也不是很在意,作為一個中世紀領主,執著於『城市化』,那就太傻了。
路易莎是在宣布,制鏡工坊這周都拿雙倍薪水,就算沒有薪水的學徒,也有相當於普通僱工一個禮拜報酬的獎賞可拿後,才離開制鏡工坊的——路易莎不太懂管理學的事,畢竟上輩子她就是個普通大學生,社會經驗都是0。
但曾經生活在現代,她至少什麼都懂一點兒。知道現在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(預備)『領主』,只要能每次施恩都沒被中層隔斷,叫下面的人始終知道自己吃誰的飯,拿誰的賞。其他方面再不犯原則性錯誤,基本也就穩了。
而離開制鏡工坊後,路易莎沒有把玻璃鏡的事拋諸腦後,而是更放在心上了。她很清楚,這一門財源到這個時候才成了一半,剩下一半就是推廣玻璃鏡了。
即使玻璃銀鏡本身在這個時代非常能打,不做推廣,就這樣直接拿去大貴族的宮廷,其不凡也是不言自明的,人們總願意給它出高價。這推廣也不能完全躺平——路易莎是現代人的節奏,不願意等玻璃鏡的風潮慢慢形成。
對此時的人們來說,幾年時間一件奢侈品能幹傳播並流行於各個宮廷就很快了,路易莎卻是三五年都等不了。
另外,搞推廣始終是有其意義的。或許不能把本來價值100塊的商品賣到10000塊,但要把價值1000塊的商品賣到10000塊卻是有希望的。
「……最近有什麼大事發生嗎?我是說,大家都關心的那種新聞!」路易莎在思考如何給玻璃銀鏡製造一個驚艷亮相,第一次出場,必須得讓儘可能多的人印象深刻才行。但一時想不起有什麼好機會,便詢問起侍女和侍從最近的新聞來了。
當然,說是新聞,以此時新聞傳播的速度,時效性也就那樣。現在說起來的,說不定早就過去了。
第50章 穿越中世紀050
中世紀遍地都是領主貴族, 國王、女王就兩隻手數不過來了(就算只算其中處在核心舞台上的,也得有一隻手)!另外,他們之下的公爵、伯爵等大貴族, 同樣能攪動風雲,給廣大吃瓜群眾帶來新聞,以至於常看常新。
所以路易莎問最近有什麼大事發生,身邊的侍女和侍從立刻七嘴八舌起來。
「……最讓人驚訝的是, 愛德華四世居然已經結婚了!要知道,之前還有傳聞, 陛下和王后打算將伊莎貝拉公主嫁給愛德華國王呢!現在這樣, 就得重新計劃伊莎貝拉公主的婚事了……對於伊莎貝拉公主那樣高貴的人兒,一樁合適的婚姻也很難得了。」
伊莎貝拉是如今瓦松王室最年輕的公主,也是唯一尚未婚配的公主,是原書之中男主角菲利普王子同父同母的妹妹——菲利普王子其實也是路易莎的未婚夫,只不過路易莎總會下意識忽略這一點。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