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實上現在回想起來,就在菲利普王子結婚時,一切就有些跡象了。當時的路易三世精神變好了一些,大家都以為這是因為兒子的婚禮, 中世紀沒有『人逢喜事精神爽』的俗語,但差不多的說法是有的。
然而在路易三世身體惡化的當下再看,這大概就是一種迴光返照而已。眾所周知的,人在將死之前,常見精神好轉的情況。有些意識已經混沌的人,甚至都會出現記憶變得清晰,多年前的小事都能回憶起來的狀況呢!
「……懺悔儀式總算完成了,接下來……」說著這話的卡尼爾伯爵夫人搖了搖頭, 沒有再往下說。
這段時間,雖然西岱王宮中格外波詭雲譎,但路易莎和紀堯姆還是住進了王宮。不只是因為路易三世生命垂危的當口, 作為王太子的紀堯姆就應該在身邊。更是因為,他的確定路易三世的遺囑是符合自己利益的,而不會再者最後關頭被一些人篡改,今後成為對付自己的武器。
是的,遺囑……在這一點上,西方和華夏其實是相通的,國王和皇帝都有『遺詔』這類東西。一般都是提前擬好,但人死如燈滅,死後遺囑是不是真的按照活著時候的意願來,就要看任命的遺囑執行人怎麼說了——這在華夏叫做『顧命大臣』,在西方就是遺囑執行人了。
就像華夏宮廷鬥爭中,皇帝死前由誰陪著,誰就占據優勢一樣。中世紀的國王死前,能夠在他身邊也很重要。
就像這一次,路易三世也在精神好的時候提到了幾位此時不在西岱,但得他信任的臣屬。他希望能儘快招這些人來西岱,他顯然打算臨終前對這些人有所交代……不過,事情成不成,其實得看此時西岱的『實權派』怎麼想。
人是派出去了,可這些派出去報信的騎士,既可以快馬加鞭,也可以慢慢走,具體要怎麼做,還不是他們主人一句吩咐的事兒?
之所以大家會在這種事上耍手段,也是因為不想讓自己不滿意的人這時候能來,將來還成為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。
「是啊,懺悔儀式,得趁著陛下精神好的時候完成懺悔儀式,如果懺悔儀式無法順利完成,那就太糟糕了。」雨果夫人在一旁也點了點頭,肯定道。
對於此時的人來說,如果死前沒能完成懺悔儀式,那的確是最糟糕的情況了。先不管這個人其他事做的怎麼樣,正常情況下,沒有做懺悔就死掉的人,就是沒法上天堂的——不管貴族們平常是否是真的虔誠,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會顯露出『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』的本質。
萬一,萬一呢?
萬一經文上說的都是真的,萬一真有天堂地獄的差別,萬一沒做死前懺悔真的會影響到上天堂……那不是太糟糕了嗎?
「說到懺悔儀式,這下那個高登蘭人該得意了,他可是陛下的懺悔神甫。真沒想到,他居然會成為陛下的懺悔神甫,我是說,他既不是陛下的家庭神甫,也不是位高權重的大主教,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主教而已。」博福特伯爵夫人也忍不住加入到了懺悔儀式的討論中。
她所說的『高登蘭人』,指的是佩科克主教,他是瓦松的眾多主教之一,原來是高登蘭人來著。博福特伯爵夫人之所以抱怨這個,大概和她夫家有關——博福特伯爵的領地就在佩科克主教的教區內,雙方據說是相處不太融洽。
「您不用擔心,博福特伯爵和佩科克主教現在都是殿下的人,他不會在當上最高法官後對伯爵和您不利的。」路易莎勸慰了博福特伯爵夫人一句。
這算是瓦松的慣例之一了,國王去世前會指定一位神甫作為他的懺悔師,主持他的懺悔儀式。而這個幸運的神甫,一般要求是高級神職人員,而且歷來名聲較好——當國王去世,新任國王繼位,這個神甫就會接替成為瓦松的最高法官。
佩科克主教在眾多神甫中,顯然不是特別有競爭力。之所以能脫穎而出,一方面因為他是紀堯姆的人,另一方面就是王后那一派也不太反感他。這大概和他這個人會做人,準確地說是會花錢有關,聽說他花了大價錢讓安娜王后的親信說他好話呢!
博福特伯爵夫人儘量平復自己的心情說道:「哦,我當然明白這一點,只不過覺得看不順眼而已,我們都知道他並不是什么正人君子。現在這樣的人做陛下的懺悔——」
「夫人,這些話不要在宮裡說,好嗎?」路易莎打斷了她的話。宮廷里是沒有秘密的,一些敏感的話能不說就不說,尤其是在這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關鍵時刻。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