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兩人都斂容聽著,明尚書微微點頭,接下來說得話卻讓兩人有些猝不及防:「本朝文風素來南方為盛,你們在順天府雖則桂榜有名,但明年便去了春闈,明瑕雖有可能榜上有名,怕是也要落到三榜,明琢就更不用說了。我的意思,你們明年都暫且不要去,再等一科也無妨,左右年歲不大。趁這時間,多在各地走走,見識一下風土人情,識些世事,跟在你們父親身邊,各自做些雜事,過兩年等他們回京時,一道回來,再安心讀兩年書以備會試。」
咋聞此時,明瑕二人自然大為驚訝,更多地卻是對祖父這麼早就提及要他們出門遊歷。
明尚書自從自己官位越來越高,向來看重後代培養,怕自己的子孫因為沉溺於富貴而一事無成,從他們幼時起就有意教導過稼檣之事,也曾經提過要讓他們出門遊歷。
但畢竟是剛放了榜不久,這時候被祖父「趕出家門」,中秋節時恐怕人還在外地呢。
然而明尚書用的是不容質疑的語氣,兩人自然也不敢說「讓我們在家裡過個節再出門」這樣的話,只得應下後回去思索路上該帶些什麼。
明尚書要把兩個半大的孩子放出家門,自然也不會讓他們就這麼出門去。不僅親自挑了家裡伶俐忠實的老人,還修書一封從明棠那裡借了兩個武藝上佳的護衛。
明棠從知道兩兄弟的排名就猜到這倆人可能要出門遊歷去了,接到明尚書的信件會心一笑,彈了彈信紙,心道果然是父親的風格。
她在裴家現下也算是當半個家的人,護衛們知道世子夫人要挑兩個護衛去保護她即將出遠門的娘家侄子,不知道有多積極,負責挑人的紅纓都有些被這股熱情驚到。
但要去的地方是明棠兩個兄長為官之地,一路上都是太平地界,又是要跟著兩個年歲不大的小公子,武藝雖然重要,卻不能單純以此決定,還要看其閱歷。紅纓頭一回領了這樣的任務,聽了明棠的囑咐,還有些拿不定主意,仔仔細細選了人,帶去給明棠過了目,見她點了頭,方才放下心。
人選既定,隔日明棠就連人帶馬一起送去了明府。明夫人知道晚輩要遠行,雖不舍,也知道對孩子們有好處,一邊不舍,一邊主持著給他們整理行裝。
見到了明棠派人送來的護衛才知道丈夫已經給女兒寫了信,連人都選好了,心緒不禁更是難平,抓住機會便要拐彎抹角地諷刺丈夫兩句。
明尚書一把年紀,被老妻責怪「事先不與我商量,是怕我知道了阻攔?既如此怎麼不從頭到尾瞞著我?也太小看人。」,解釋了說是怕明棠為難,選人太慢也沒得到妻子的理解,也只好把之當做清風拂面,權當做自己沒聽見。
臨近出門的日期,明尚書心中也有些不舍,下班回家後只要想到些什麼,就把兩個孫子叫過來囑咐一通。他自己不覺,明瑕與明琢卻是私下偷偷達成共識:祖父看來真是年紀有些大了,也沾染了老人們的習慣,記性不好,又喜歡一件事分成幾次來說。自此在明尚書跟前越發聽話,不管他說什麼都擺出一副仔細聽了然後記在心裡的姿態,也好寬慰長輩,讓其放心。
明尚書果然深覺安慰,白日里去辦公的勁頭都更足了,看同為閣老的幾位同僚時表面不顯,內心深處頗覺得還是自己有福氣。雖然入閣時間不長,資歷沒他們深,議事時也偶爾要有所讓步,但公事之外,他的後代可是比這些人的要強多了。
這天朝會散了,他照舊回自己在宮裡辦公的地點處理事務,正凝神,在他對面的錢尚書卻突然不請自來,不由分說便將他手中的摺子按下去,滿面笑意道:「你怎麼還在看這些東西?聖上方才召集閣臣議事,你還不趕緊起身?」
他們同用一座小院,見得多了,比明尚書剛入閣時自然要熟悉很多,任由錢尚書動手,明尚書也不惱,順勢把摺子合起來放好,疑惑道:「聖上召人議事?我這裡還沒得到消息。」
說著起身,兩人一前一後出了屋門。
錢尚書這才反應過來似的,一拍腦門:「我方才尋俞老有事相商,是在他那裡聽到消息的,想必是汪內侍先去別人那裡了,故此你才不知道。」
明尚書越發疑惑,未及發問,已經迎面看見了汪伸。
汪伸亦是滿面笑意,見面先朝兩位閣老深深行禮,知道他們自然會互通消息,此處沒他說話的份兒,便也不多說,轉身便引路前往御書房。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