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我家娘子打江山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146頁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
人間總有正義,再說人總得給自己找出路,翼王叛國害民,一朝敗落,難說落得什麼下場,像馮千這樣有點良知的人難免也要為自己打算。

早在年前,田武便給馮千遞了個梯子,尤其當馮千得知田武已經在玉峰寨幫助下將家人接到陵州,如今生活安穩富足時,再想想自己還在幽州城外朝不保夕的家人,馮千一口就答應了。

接著年後葉雲岫就率軍出征了,一直沒顧上,今日謝讓見了馮千,馮千便提出希望山寨也能設法幫他把家人從北方邊關接來。

「我已經安排了下去,叫人接了他的家人,就先送回陵州去。」謝讓道。

葉雲岫點頭道:「此人可用,明日我若去大營,就見見他。」

晚飯果然吃到了顧雙兒做的菜糰子,刺兒菜焯水加了豆粉、麵粉、鹹肉做成一個個拳頭大小的糰子,居然還挺好吃。

「刺兒菜這麼好吃,我原先只知道薺菜好吃。」葉雲岫道。

謝讓卻笑道:「你這哪叫吃野菜,頂多算是野菜細做,不加豆粉鹹肉你再嘗嘗。」

兩人剛吃過飯,外頭稟報景王世子來了,謝讓忙起身迎出去。

景王世子只帶了兩名貼身侍衛進來,進來客套過後,便開門見山地說道:「眼下京城剛剛收復,一時之間我手邊也無人可用,靖安侯的才幹我是知道的,所以我這邊有一些事情想交給靖安侯。」

「世子想讓我幹什麼?」謝讓問。

景王世子道:「翼王此前拋下多處城池,關內道、河東道群龍無首,無人主事,地方一團混亂,必須儘快派人接管,重整吏治。」

「世子想讓我去河東道?」

「你去河東道,等京城穩定幾日,我親自去關內道。」景王世子道,「國喪當頭,新君未立,臨安朝廷各部官員即便回來,怕也得幾個月了,地方無人管理,百姓總不能等上幾個月。」

謝讓略一沉吟,搖頭笑道:「世子說笑了,我身上雖有個靖安侯的爵位,卻不曾領朝廷職務,名不正而言不順,我去河東道如何行事?」

第97章 身世疑雲

謝讓堅決不答應去河東道。

他知道景王世子說的是實話。翼王帶兵多年,理政的手段卻很有限,加上急於搶地盤搶皇位,精力全用來打仗了,根本就沒把心思放在地方上。關內、河東、河北道等許多州縣落入他手中將近一年,卻仍然吏治不興,以至盜匪橫生,無人理事,百姓苦不堪言。

景王世子出於何種心思要派他去很難說,但如果操作得好,他此行去了,不光能趁機收服人心,還能給自己立一個治世能臣的好名聲。

但是謝讓再清醒不過,他們和景王父子,不過是陰錯陽差而導致的一時合作、互相利用罷了。玉峰寨如今聲名赫赫,已經行走在風口浪尖上,刀口舔血,犯不著再給自己招攬更多的麻煩。

正所謂伴君如伴虎,景王專橫,眼下是用得著他們,還需要倚仗他們,等他登上皇位,時日一久,哪裡能容忍一個「治世能臣」臣子。謝讓總算親眼目睹了當年顯赫一時的謝家是如何一夕之間轟然敗落,他只想遠離權力中心,皇權富貴,汲汲名利,遠不如陵州山寨里的一碗熱湯。

景王世子大約沒想到他竟然不肯去。說白了,未來太子委他以如此重任,在旁人看來應當是求之不得的好機會。

景王世子蹙眉道:「靖安侯可是還有何顧慮?你這一去,可就是登堂入閣,國之重臣了。」

「世子見諒,我這人生平胸無大志,且性情散漫,也不是那塊料兒,實在不願在朝為官。」

謝讓執起身側葉雲岫的手,坦然笑道,「不瞞世子,我已經跟雲岫商量好了,等京城局勢平穩下來,景王大事落定,我們就回陵州去了,安心做一方諸侯。到時候還請世子在王爺面前多幫我們美言幾句,玉峰寨雖說出身山匪,但對王爺、對朝廷絕無二心,我們只求富貴無憂,安穩度日。」

景王世子面色不定,半晌一嘆說道:「靖安侯既然這麼說了,我也不好強求。只是我憂心這些地方的百姓疾苦,加上北方邊關如今空虛薄弱,眼下為了大局穩定,也唯有先分出一部分兵力接管了。我手中只有這八萬人馬,分身乏術,因此還請靖安侯和寨主多留些時日,等到新君上位、朝廷北歸,我一定代二位向父王表明心意。玉峰寨這番立下不世之功,父王必不會虧待你們的。」

「那就多謝世子了。」謝讓拱手一笑,從容說道,「世子心懷百姓,乃是江山社稷之福。不過以我之見,世子也不必憂心,治亂世當用重典,關內道、河東道一帶翼王拋下的州縣,原本翼王也疏於管理,一直是駐兵順帶管著,特殊時期軍管也有好處,世子不妨先派出軍隊接手,等騰出手來再慢慢梳理,重新建立吏制。」

葉雲岫淡聲道:「至於京畿安危,眼下隱患無非就是匈奴和隴西藩鎮,匈奴四王子繼位也不多久,部族複雜,內亂未平,再說這時節他們正當休養生息,一時半會應該不會來犯,至於隴西藩鎮倒也不足為慮,為了避免再起戰亂,我們答應世子,玉峰寨大軍留駐京城,等到朝廷北歸再走。」

景王世子沉吟點頭,抱拳道:「寨主大義。」
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