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我家娘子打江山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147頁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
景王府根基在淮南,景王世子初到北方,許多事情做起來也吃力,不說旁的,光是短時間內要解決整個京城眾多人口的糧食,還有自己那八萬人馬的吃喝拉撒,就足夠焦頭爛額了。玉峰寨這兩萬三千人的大軍出工出力,糧草都是自備,他們自己解決好了,便不必再跟京城百姓爭糧。

然而他們這些安排,卻也讓景王世子暗暗心驚。這一路而來,玉峰寨顯露出來的實力就足夠驚人了,謝讓行事並不張揚,且為人謹慎,那還有更多不曾顯露出來的呢。

得虧兩家軍隊不駐紮在一起,否則,人家玉峰寨的大軍都吃上肉了,他們景王府的軍隊還在為籌備糧草奔忙,軍中眼下只能保證幾日的糧食供應。

北方不是景王府根基,又被翼王弄得一團亂,只能大老遠從江南、淮南調運糧草。

可是這件事情謝讓也無奈,他總不能為了低調藏拙,讓他們玉峰寨的兩萬多將士挨餓吧。

收復京城的第四日,景王世子來找謝讓,問他既然不去河東,可否暫時幫忙,幫他一起梳理重整各部,一方面管理京城和各地需要用到,另一方面也為朝廷北歸做好準備。

這次謝讓答應了,景王世子那邊忙成狗,他在一邊優哉游哉地袖手旁觀也不好看。於是他主動挑了刑部,事務也簡單,主要就是清點現有的底層吏員,登記造冊,清點核查詔獄檔案,相對牽扯少一些。

他身邊可用的人手足夠,拜葉雲岫當初的強壓政策所賜,親衛營個個都能識字寫字,平日跟著他管理山寨也習慣了,做這些事情還不成問題。所以謝讓放心地把「公務」丟給張順,叫他帶著親衛營幹,他自己則專心做自己的事情。

他要查找三年前,宣州葉家的案卷。這才是他接下這活兒的目的。

刑部無人主事,朝廷南逃後,只留下少部分底層小吏看守,翼王來了也沒怎麼管過,一團亂。刑部積累的卷宗堆積如山,又無人管理,亂七八糟的,謝讓廢了不少工夫才找到。

當年葉家獲罪之後,昏君大開殺戒,葉家十五歲以上男子判了斬刑,十五歲以下充軍流放,所有女眷充入教坊司。男子姓名來歷等記載較為清楚,葉家長房長孫、二房嫡孫記載為「在逃」,跟謝讓當初看到的通緝告示都對上了。

也就是說,葉雲岫的嫡親長兄、兩個堂兄逃了出去,其中一位堂兄被通緝捉回,另兩個卷宗上沒有下文,應當還活著。從這裡看,葉家大難當頭,葉家家主應當是為保家族延續,先把家中的三個孫子送出逃命,也包括孫女葉琬兒。

一同送出去的或許還有其他孫女,但是卷宗上記載女眷比較粗略,並沒有葉琬兒的名字,興許是戰亂中逃走的女眷官府沒有再追查通緝,也可能信了葉家已經外嫁的說辭。

那麼葉雲岫如今便應當還有親人在世。除了她的長兄、一位堂兄,案卷上記錄有未成年被流放的兩個堂弟,這些人如今都未知下落。

比較好追查的就是葉家女眷,教坊司應當都有名錄,教坊司是賤籍,如果改了藝名,戶部應當也有記檔。

謝讓沿著這條線繼續查下去,功夫不負有心人,兩日後他便查到了一些消息,立刻吩咐張順去京城教坊司之中,查找一對名叫瑤娘、璨娘的姐妹。

次日張順匆匆來報,人找到了,按照謝讓的吩咐,張順以軍中宴飲、要兩名樂伎唱曲助興的藉口將兩人帶了出來。

「午飯時候去看看,叫上徐統領,就說我請他喝酒。」謝讓道。

張順猶豫了一下,說道:「大當家,這事要不要跟寨主說一聲?」

「先不必了。」謝讓搖頭道。

葉雲岫的身份來歷,這世上大概沒有人比他更清楚,可是也沒有人比他更疑惑。這兩人按說應當是葉雲岫的堂姐妹,可葉雲岫失去了許多記憶,對葉家的事情一無所知,根本就不認得,他總得先確定一下情況再說。

「葉雲岫」這個名字,如今普天之下已經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,同樣的,也得有多少人盯著她、想要窺探她的身份來歷。因此謝讓誰也沒說,便是連張順也不清楚他為何忽然查找兩名教坊司女子。

張順倒不是懷疑大當家有什麼尋花問柳的不良惡習,大當家做事自有道理,只是……

謝讓眼角瞥見張順那個表情,沒好氣說道:「我知道你對寨主忠心耿耿,我還帶著你們這麼多人呢,能做什麼?這也用你操心,若有需要,寨主那邊我自己會說。」

張順被他說破心思,自己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,嘿嘿笑著趕緊跟上。

謝讓帶著親衛營來到城中一處酒樓,大戰剛過,酒樓雖然開門了,卻也沒什麼人,冷冷清清的,菜也只有幾樣豆腐、醃魚、乾菜臘肉之類。他在城中行動目標太大,但城中如今魚龍混雜,難保不會有翼王的殘餘勢力,他自然不會以身涉險獨自行動,因此只好以吃酒的名義來到這裡,為此還特意把徐三泰叫了來。

徐三泰是個精的,來了之後見謝讓吩咐親衛營就在樓下大堂喝茶用飯,便沖張順使了個眼色,叫張順在樓下守著,自己跟著謝讓上了樓。

謝讓帶著徐三泰推門進去,兩個年輕女子懷抱琵琶坐在凳子上,一見他進來急忙起身,恭恭敬敬地低頭行禮。

謝讓不動聲色在桌邊坐下,叫徐三泰:「你去門外守著。」
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