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也只能靠自己了。
至於她那些手下,一個個都是一提打仗眉飛色舞,可說起政務幾乎一竅不通,比她還不如。她這些年跟謝讓在一起,好歹硬熏也薰陶了一點。
在葉雲岫看來,若要地方上穩定,軍權、政權是絕對不能放到一起的,地方軍政分立,國基才能穩固,否則就必然動盪混亂。他們既然拿了這江山,那就得管好了,不能給自己留隱患。
當然這些得她回去以後跟謝讓慢慢梳理,眼下先把隴右道的事情解決了。葉雲岫決定隴右道不再設節度使,隴右道原先的按察使也是韋祿一黨,自然不能再用,政務就暫且先由各處州府分散管理,內閣收權直接管控,遇事不決請示內閣。
至於防務,她決定將逐漸被節度使排擠沒落的都護府再沿用起來,將原屬於節度使一個人的軍權一分為二,歸於安西、北庭兩處都護府,都護府只管軍事防務,不涉政務。
只是這兩個都護的人選卻讓葉雲岫費了不少腦筋。她手下這些統領,哪個都行,可又哪個都不行,幾位統領可都是她的心腹大將,天下未定,她還要用呢,長久留在隴右還怎麼幫她打仗。
這個時候廖勇主動來見她,請求留在西北戍守邊關。
葉雲岫說道:「廖將軍大功在身,我是不想讓你留下的,來日回到京城,大局一定論功行賞,你必然還有封賞重用。」
廖勇卻說道:「寨主的意思末將明白,只是不瞞寨主,當日京城歸降獻城,末將只為了這十幾萬守軍不必白白犧牲,卻也背負了罵名,末將這些年已經心灰意冷,原本我打算等郡王登基就辭官歸隱,隱姓埋名了此殘生,這一遭跟隨寨主西征,蒙寨主信任重用,末將對寨主越發欽佩。寨主眼下正要用人,不如就讓末將留在這裡戍守邊關,遠離紛擾,恰恰是末將心之所向。」
葉雲岫聽他說的坦誠,考慮之後便也答應了,任命廖勇為安西都護府都護,然後又留下喬五擔任北庭都護府都護。喬五這幾年從一個小隊長一直升到了守備營楊行的副將,資歷和軍功還是足夠了的。
至此,隴右藩鎮基本已經土崩瓦解,順利過渡。
只是葉雲岫此舉卻也讓其他藩鎮有了危機感。所謂兔死狐悲,這些人怕是要急了。
葉雲岫不怕他們急,她就怕他們不急。
這種危機感傳到到謝讓那裡,想要反擊的有,想表忠心的也有,想要反擊的先不說,只要他扛得住葉雲岫大軍壓境,而想要表忠心的一個,河西節度使杜子荊上書稱臣,言山河無主,懇請攝政王登基,並表示願意獻女入宮。
他這忠心可把謝讓嚇了一跳。這獻女入宮,確實是君臣之間的慣例,一來自古姻親好說話,以示君臣一心,加強關係;二來麼,也是等於把一個人質交到皇帝手上,好讓皇帝放心。反之亦然,哪個皇帝後宮裡不得有幾個重臣之女,無非是帝王籠絡臣下的手段。
當然了,只要這杜子荊沒打算謀反,獻女入宮那就是大有好處,尤其謝讓時年二十四歲,雖說已經有了葉雲岫這個正妻,可他還沒有子嗣。
就問這個誘惑大不大!
哪家女兒入宮若是生下了皇長子,那將來不言而喻,說不定下一任皇帝就是自家外孫了。
杜子荊開了個好頭,緊接著,朔方節度使賈驤唯恐落後,也上了這麼一道奏表,擁立攝政王登基,獻女入宮。
於是乎,就連范陽盧氏也打起了聯姻的主意。范陽盧氏作為數百年基業的大世家,素來喜歡走聯姻的路子,史上已經出過三位皇后、四位太子妃,皇妃王妃就更多了。
畢竟,新帝要登基,就必然需要籠絡這些諸侯、世家,這就是一種政治手段,國之大事。那位赫赫威名的玉峰寨女將再怎麼樣,也不過是一介女子,皇后之位自然是歸她了,可新帝後宮裡總不可能沒有別人吧。
謝讓這一陣子因為葉琬兒的事情,原本就一腦門官司,這一下子弄得焦頭爛額,只想罵娘。
怎麼的,他家娘子出征不在家,這些人瞧他好欺負,想給他多找點麻煩?
更讓他無奈的是,朝臣們反倒歡欣鼓舞,一個個都覺得是好事。這陣子朝堂喜事連連,隴右叛亂平息,康王也殺了,南平侯歸順擁立謝讓,如今又有兩位手握重兵的藩鎮節度使上表擁立謝讓登基,大局落定,天下歸心,這江山一統指日可待了。
朝中攝政王一系的臣子們這陣子都喜上眉梢,高興壞了。就連范泊和洪勉也不反對,畢竟在這些朝臣看來,無非是宮裡多養幾個女子,帶來的好處卻顯而易見。<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||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