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整理了一下衣袍,瀟灑離去。
五月初九,登基大典。
一大早,百官齊至,告病多日的洪勉和范泊兩位老臣朝服儼然,立在了百官之列的最前邊。
第116章 君臨天下
事莫大於正位,禮莫大於改元。登基大典的隆重程度可想而知。
葉雲岫原本以為,既然朝廷上下都已經準備了那麼多天,她往龍椅上一坐、接受百官朝拜不就行了麼,結果等到大典前才發現,程序還那麼多。
女皇的出身來歷要昭告天下的,還要將她的列祖列宗供奉在太廟,葉雲岫哪裡知道她的列祖列宗都有誰,作為一個末世孤兒,她能記得自己的父母名字就不錯了。
謝讓原本有打算給她安排一個妥當的出身來歷,葉雲岫不願意,提筆寫下了父親母親的名字。
她自己的身世來歷就是這麼清清楚楚,父母早亡,被養父撫養長大,只不過時空錯位了幾千年而已。
謝讓端詳著那兩個名字心中膜拜,跟她說天子七廟,按照自古以來的慣例,她作為開國之君應當追封她的父親為皇帝,許多開國之君都要追封四世的。於是葉雲岫想了想,決定追封她的父母為「仁皇帝」「仁皇后」。
也不知道幾千年後她那對父母要是知道了作何感想,反正她要供奉也不能供奉別人吧。追封一下也好,不然就他們兩個這情況,那太廟都得空著。
「不追封你的養父?」謝讓建議道,「你可以追封他為義皇帝。」
葉雲岫打了個激靈:「不要,那小老頭還沒死呢,才不到五十歲,英俊瀟灑得很。他要知道我把他當死人追封,非提刀來砍我不可。」
她想了想,說道,「你就寫父母早亡,被世外高人收養長大。」
於是經過謝讓的加工,女皇生在江南耕讀人家,因生而不凡,被世外高人帶回山門,自幼長在名山,讀書習武,學得定國安邦之能,十四歲奉師命學成下山,亂世中濟世救民,力挽山河。
葉雲岫在旁邊不禁點頭嘖了一聲,瞧見沒,歷史就是這麼來的。
至於國號和年號,欽天監那邊擬定了幾個,再經過朝臣議定,報到葉雲岫面前的便留下三個,讓她選擇。葉雲岫看了看都不太滿意,放下那張紙思忖道:「國號大華,怎麼樣?」
謝讓正好也不太滿意,手指一擊桌案說道:「大華,我覺得很好,你等著,咱們得先讓欽天監看看。」
欽天監很快反饋回來,馬屁拍得非常響亮,說女皇陛下定下的這個國號極佳,音韻和諧,意韻雄渾,五行相生,非常的大氣。
那就這麼定了。年號根據欽天監和朝臣那邊提的,女皇躍馬打江山,平定亂世,定了個「靖武」。
祭祀天地、宗廟,接受百官朝拜,頒布即位詔書,宣布改元,大赦天下。
作為開國君主,葉雲岫的登基大典便越發隆重喜慶一些,奏樂歌舞,鐘鼓齊鳴,普天同慶。
可這麼一套程序下來把她給累的,可見皇帝真不是那麼好當的。新君登基,也正式搬進了修繕一新的紫宸殿,早晨寅時就起了,一直到夜色已深,含元殿的宮宴才終於結束,葉雲岫進了紫宸殿連龍袍都沒脫,往床上一趴,就不管了。
倒也不是體力不支,她是實在不耐應付這些繁文縟節。宮人誰也不敢動她,謝讓只好硬把她拉起來,叫宮人服侍她洗漱。等葉雲岫洗漱回來,謝讓也在另一處偏殿洗漱完了,彼此一臉倦色地坐下來,四目相對。
然後,有志一同地一起往被窩裡鑽。累死人了,睡覺睡覺。
謝讓原本擔心,她明日的早朝能不能起來。新皇登基的第一次早朝,並且要大封功臣的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但是出乎他的意料,第二日寅時末,簾外宮人一報時葉雲岫就醒了,儘管看上去一臉睡意,可也利落地起身更衣洗漱,宮人送上兩盞牛乳燕窩,兩人簡單吃了幾口墊墊,就一起去宣政殿早朝。
新皇登基的第一次早朝,朝臣百官都在那翹首以盼,許多人都在揣測呢,女皇登基,打算怎麼安置謝讓這個攝政王,封他當皇后?
從朝堂到民間,甚至開始討論起「男皇后」的稱呼了,皇后?皇夫?居然還有人提議「皇君」。葉雲岫當時聽到「皇君」這個說法時愣沒忍住,噗哈哈笑得不行。
好麼,皇君都出來了,是不是得開始打鬼子了?
天色未明,宣政殿明燭高照,今日宣政殿的人比往常多出來許多,軍中將領之前都不用來上朝,今日新皇大封功臣,往後這些將領們就要來上朝了。朝堂上涇渭分明,舊臣、新貴,文臣、武將,各有各的陣營,互相都別指望能看順眼。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