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前朝重文輕武,文臣瞧不起武將由來已久了,尤其他們玉峰寨的武將,在許多人心中,原本都是些出身低微的粗人草莽。
在滿朝文武的期盼注視下,女皇陛下龍袍冕旒,攝政王殿下蟒袍朝服,小夫妻倆牽著手就來了。走到近前終於鬆開了手,謝讓走到朝臣前列,大殿正中御階上方一把九龍背屏的椅子,葉雲岫從容落了座,群臣山呼萬歲,大禮參拜。
果然,女皇第一道旨意就是關於攝政王的,加封攝政王為瑾親王。
群臣還在那等著下文呢,然後,沒了。
瑾親王就是瑾親王,葉雲岫沒打算封什麼皇后、皇夫。她又沒有旁的兄弟姐妹,這麼一來,謝讓便是當朝唯一的親王,真正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,這就行了。
葉雲岫原本也沒有什麼家天下的思想,在她看來,夫妻關係是他們兩個的私事,下了朝是夫妻,朝堂上就相當於同事搭檔吧,為什麼非要用夫妻關係來定義彼此的身份地位。
之前謝讓在宣政殿放了四把椅子,他自己一把,加上洪勉、范泊和楊應銓三位年邁的內閣重臣,這會兒新皇登基頭一天早朝,誰也不敢擅作主張,早就給撤了。
宦官宣讀完這一道旨意之後,女皇掃了一眼朝堂,開口賜座,便立刻有宮人搬來四把椅子。三把依舊放在殿內兩側給三位老大人,另一把卻被宮人徑直搬到上方,放在了龍椅旁邊。
三位老臣謝恩坐下,葉雲岫看看謝讓:怎麼的,還等著我請你?
謝讓之前真不知道她這番安排,面色沉穩,嘴角努力壓也壓不住,從容抬步走過去,卻把椅子稍稍往後挪了半步,坦然在她身旁落座。
接下來一道道旨意開始大封功臣。徐三泰、馬賀、楊行、俞虎、周元明等人都封了郡王,無憂子封了個信國公,曹勇、趙方、劉四、田武等人封侯。
這些應該說毫不意外,自古以來文臣跟武將的不同,文臣寒窗苦讀考科舉,一級一級往上升,而武將則可能究其一生只是個兵丁,卻也極有可能一飛沖天,一個戰功就封候拜將了。
那沒辦法,人家那戰功是實實在在,人頭攢出來的,更何況今日封的都是跟著女皇出生入死打天下的開國功臣。
可是輪到孟姚的時候有人不樂意了,葉雲岫給了孟姚一個永威侯的爵位。
文臣紛紛上奏,尤其御史台的人,一個個慷慨激昂,說這不合規矩,縱然這孟姚戰功赫赫,可她一個女子如何封侯、女子跟男子同朝為官有失體統,有人則建議可以封孟姚為縣主。
葉雲岫面色漠然,靜靜聽著一直也沒言語,群臣急了,一個個都去瞅上首坐著的攝政王。
謝讓能怎麼辦,謝讓裝沒看見。這聖旨就是兩人一起擬的,平心而論,孟姚的戰功可能比劉四等人還多,足以封一個侯爵了。若她不是個女子,朝堂上下大約沒有任何異議。
爭論的也許未必是一個女侯爵,新皇第一天上朝,許多人心裡都清楚,爭的是一個先例。
女皇夠強勢,一點招呼都不打,直接就下旨封了一個女侯爵。群臣要就這麼認了,下回怎麼辦?下回女皇再有什麼出人意料、獨斷專行之舉,身為臣子諫不諫,攔不攔?
君強則臣順,主弱則臣強。君臣之間也需要磨合的,未必就不是一場較量。
群臣見女皇沒開口,便越發慷慨激昂起來,引經據典冠冕堂皇,其中一個為首的文臣說:「自古以來也無此先例,陛下初登大寶,切不可一意孤行。孟姚有功不假,陛下可以封她個縣主,品級一樣,多加封賞就是了。」
葉雲岫等他說完了,微微側身問旁邊的謝讓:「這是誰?」
「回陛下,這位是御史中丞王汜。」謝讓說道。
葉雲岫點點頭,面色漠然,語氣也十分平淡地問道:「王大人,接下來朕要收復失地,派兵收回被匈奴占去的朔州、應州,要不你去?」
王汜一怔,揖禮辯道:「陛下,臣是文臣,如何會帶兵打仗,勸諫陛下是臣身為御史的職責所在。」
葉雲岫淡聲問道:「憑王大人這三寸不爛之舌,也不能抵禦外侮、上陣殺敵麼?」
王汜頓時弄了個面紅耳赤。
葉雲岫淡淡說道:「朕眼裡沒有男女,只有功臣良將。眾卿口口聲聲自古以來,朕倒也聽說過,自古以來武死戰、文死諫,孟姚的勳爵,是她戰場上九死一生拼來的,不是誰送給她的。」<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||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