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我家娘子打江山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188頁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
靖武四年,二月末,傷愈的馬賀親手將一門沒良心炮架在了匈奴王城的城門口,扯著嗓子大罵:「裡面的人聽著,限你們半個時辰內打開城門投降,否則老子轟爛你這破地方!」

但是他還真不能轟城,葉雲岫也不讓他轟,城內還有許多平民百姓呢,匈奴王早就帶著部落貴族們跑去了更北的地方,城內只留下平民和部分守軍。不能轟城,一炮下去,兩扇城門應聲倒了下來,城牆塌掉半邊。

但是眼下葉雲岫並不想把時間精力耗在收服和統治匈奴上。攻下王城之後,大軍秋毫無犯,嚴令不得欺凌屠戮平民,葉雲岫再此稍作停頓修整,便下令大軍撤了回去,撤回了之前推進的五百里處。

葉雲岫將這五百里之內納入大華版圖,重新設立了邊境界碑,並刻石界碑之上,告誡匈奴,今後匈奴只要犯邊,她就往前平推五百里。匈奴犯邊一次,她就平推一次。

這一仗打了四個多月,徹底解決了北方邊境不安的問題。遭此重創,匈奴一蹶不振,四分五裂。若干年後,匈奴分裂為北匈奴和南匈奴,北匈奴長途遷徙一直到了歐洲,南匈奴率部投降了大華,並逐漸融入了大華民族。這是後話。

邊關大捷,皇帝陛下大破匈奴,攻下了匈奴王城。這個消息比二月的春風還快,飛速傳遍了大江南北。數百年來無數次侵擾邊疆、侵略中原,導致中原百姓國破家亡、水深火熱的匈奴,敗了,亡了!女皇把他們都滅了,遠遠地趕走了!

邊關的百姓不必再整日惶恐不安了,大華百姓也不用經年戰亂、加稅徵兵了,再也沒有匈奴騎兵跑來燒殺搶掠了,朝不保夕的日子不會再來了,黎民百姓可以踏踏實實地過上安生日子了!

尤其朝廷打了這麼大一仗,國內百姓日子卻沒受到什麼影響,沒抓丁,也沒加稅。也就三年來謝讓攢下的一點家底子幾乎打光了,不過沒關係,百姓在,山河在,國庫空了,他還可以再給它裝滿!

女皇和攝政王在民間的聲望空前高漲,百姓奉之為天神。之前因為地震「皇帝德行有虧」的謠言不攻自破,江南江北,大街小巷,誰要敢說女皇一句不好,都能有人哐哐給他兩拳。

葉雲岫出征的時候悄無聲息,凱旋歸來時一路歡歌,百姓一路歡呼跪迎,最後弄得她都應付不來了,索性兵分三路,封鎖了消息,一路優哉游哉,踏著春色返回京城。

京城百姓傾巢而出,這下子躲不了了,朝臣們跟著攝政王出城迎接大軍凱旋,一張張老臉瞧見女皇都笑出了花來。

女皇歸來,許久沒上朝。

怎麼的,辛辛苦苦打了四五個月的仗,還不許她歇歇了!

她不上朝,群臣也習慣了。反正她原本也經常不來,日常政務攝政王自然會料理得井井有條,新政推行順利,百姓家有餘糧。

話說也得有人敢給他不順利。幾年下來,朝野上下對這夫妻兩個也習慣了,但凡女皇和攝政王有志一同要做的事情,那就是一定會做,朝野上下誰反對都沒用。

所以女皇凱旋歸來的幾個月後,忽然跑來上了一次朝,宣布她要成立一所軍事大學,跟太學並立,朝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出來反對。甚至朝臣們還自我疏導,陛下行事自有她的道理,陛下還不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。

要說朝臣們還有什麼不滿意,那就是皇嗣了。山河有幸,迎來了千古霸業的當家人,朝野上下一個個翹首以盼,無法想像這兩位生出來的孩子,那得是何等的雄才大略啊,何等的文武全才、盛世明君。

不過這種壓力,也傳達不到葉雲岫面前來,那些人頂多敢在謝讓跟前念叨幾句。雖然他們家有皇位要繼承,但是葉雲岫有自己的人生計劃,要皇嗣等她二十五歲之後再說吧。

臥榻一擺,果盤一端,暑熱未消的天氣里,謝讓下朝回來一路尋來,便看到葉雲岫躺在太液池畔的樹蔭下,腳邊放著釣魚竿,身後立著侍女,不遠處兩個樂伎還在輕撫瑤琴,舒緩的琴音恰好用來打瞌睡。

想起書房裡那一堆處理不完的政務,謝讓忍不住哀怨了一下,放輕腳步走近,給那昏昏欲睡的昏君加了一條薄毯。

可他一動,她就醒了。葉雲岫迷迷糊糊睜開眼睛,問了一句:「下朝了?」

「嗯。」

「今日沒什麼事吧?」

「沒有。」

葉雲岫迷上眼睛挪動了一下,給他讓出點地方,謝讓在她身邊坐下,揮手讓宮人都退下。葉雲岫自覺挪動腦袋枕在他腿上,叮囑道:「要有人說我不上朝,你就說我累了,免得他們嘮叨你。」

「沒事,沒人敢說。」謝讓笑,她還知道心虛。

朝中無大事,誰敢驚動她呀,時日久了,每次她突然跑去上朝,朝臣們都得緊張一下。

畢竟,女皇不上朝,那就代表著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

作者有話要說:正文至此完結,感謝各位一路陪伴。

明天休息一天,後天開始上番外,番外可能不會日更了,大概率隔日更。還在想寫什麼番外哈哈。
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