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子清沉吟點頭:「怪不得竇皇后想從中作梗,哪怕毀去謝凝荷的名節……」
「母后也是無奈之舉,劍走偏鋒罷了。」劉之衍見她感興趣,有心多說幾句,「這位竇知微,恐怕會落選。」
「為何這麼說?」應子清好奇道。
「竇知微的出身不好,應該說極差。」劉之衍的語氣並無一絲鄙夷,只有淡淡惋惜,「竇家的子弟看不起他,公然對外說,他是小妾生的。其實真實情況更差,竇知微的母親是官伎,他甚至被懷疑過血統。只因為他越長大,與他父親竇靖十分相似,這個懷疑才漸漸止息。」
劉之衍慢條斯理,娓娓道來:「一開始,竇家沒有一個人在意他。是有一次機會,竇家族長竇展,偶然發現此子有過目不忘的本領。竇展生了惜才之心,准許他進竇家的學堂。從此以後,竇知微仿佛一日千里。」
「養尊處優的世家子弟,個個自命不凡,哪裡能容忍竇知微這種卑賤之人,如此聰慧。他們的想法很簡單,活得比他們差的人,也應該比他們笨。」劉之衍面沉如水。
「這個叫竇知微的,大概過得很辛苦。」應子清抿了抿嘴。
「這些世家大族暗地裡使的骯髒手段,超過你的想像,」劉之衍搖了搖頭,不欲多說,「竇知微的名字,也能看出他的不易。別人或許以為,知微二字,取得是『知微見著』之意,說他能以一個小的細節,看到事情宏大的實質,是極好的寓意。然而,我卻親耳聽見竇家人,對竇知微說出這個名字的來歷,他們要竇知微永遠記住,他是從卑微之處而來,即使來日高官顯爵,他永遠擺脫不掉他的來時路。」
應子清聽得嘆氣。
謝家人齊心協力為謝言昭造勢,而竇知微卻被族中人暗暗拖後腿,怪不得劉之衍覺得,竇知微會落選。
連竇知微此人的名字來歷都知道,應子清奇怪道:「你為何知道這麼多?」
「此人可得一稱號,『奇才』,他的文采亦是聰慧高妙。」劉之衍緩聲道,「一個聰明至極的天才,長於惡劣的環境,沒有蒙塵,仍然大放異彩。可惜他是竇家人,否則真想將他收入我的陣中。」
這難道是天才之間惺惺相惜?
應子清對另一位候選人,也有點好奇:「那謝言昭呢?他難道很平庸?」
「倒也不是,吏部銓選,向來極盡挑剔,能被他們通過的人,絕非等閒之輩。」劉之衍解釋,「謝言昭當得起『光明正大』四個字。」
謝言昭已是貴極榮極,前途光明璀璨,想拉攏他就不容易了。
應子清卻望著他瞧,這是她第一次聽到,劉之衍有過招賢納士的想法。
若劉之衍毫無野心,哪裡會對朝中勢力動向如此瞭若指掌,他這是想坐穩他的太子之位了!
長安城的謝家女要成為太子妃的傳言,傳得有鼻子有眼,仿佛確有其事情。
驪宮這邊,劉之衍的冠禮,馬不停蹄地準備著。
若是按照慣例,他們這一行人理應回長安,在太極殿或是東宮舉行。但考慮皇帝太后的身體抱恙,加之劉之衍本人的強烈要求,最後一切從簡。
驪山有座恢弘的正殿,是皇帝處理公務的正式場地,此地重新做了修繕,用作加冠的場所。
瑞雪霏霏,將天地鋪灑得雪白純淨一片。
五品官員之上,服緋色官服的文武重要官員,以及皇室宗親皆在。漢白玉石階下方,眾位官員,排列得整整齊齊,嚴肅恭正。
劉之衍著明黃太
子衫,在宰相及三師的帶領之下,走向慶帝。
慶帝端坐高堂,一身極為正式的袞冕之服,接受劉之衍及百官的跪拜。而後,慶帝賜給劉之衍一枚銅魚符。
這個贈禮,沒有被寫入流程,因此劉之衍十分吃驚。
「這是一枚可以號令千人的銅魚符。」慶帝只是微微笑著,眼中藏著期許與嚴厲,並不多言。
既然從此有參政的責任,自然也有保衛疆土的責任,手中無兵不成事。
慶帝允許劉之衍今後擁兵千人,這是十分他信任的表現,劉之衍心中感懷,他神情一肅,恭敬一拜。
皇帝與太子之間和諧如此,於江山社稷,是莫大的祥瑞。
連這漫天的飛雪,也有了吉祥的寓意,仿佛啟示未來將會風調雨順,家國安寧。
在場百官目睹這一切,無一不為之動容。
站在東宮官署這一列的應子清,遙遙打量眾人的臉色,端莊大方的竇皇后,與一臉疏離的安景王,都把情緒收得極好,看不出喜怒。<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||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