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愧是舌尖上的我朝。虞蘅吃過外表雪白內里嫣紅的澄沙糰子、翡翠似的蓮荷羊肉兜、吃過甜香軟糯的牛乳圓子,直把阿盼的臉又吃圓了一圈,直呼過癮,那點子緊張也早忘腦後去了。
帶著阿盼吃了好幾日城中食攤,兜里銀錢是越來越少,心裡那點影子總算逐漸成了型。找匠人口述一番,定做了桌椅板凳推車蒸籠一應物什。
趕在初夏來臨之前,虞蘅抓住了春天的尾巴,虞記朝食攤就這麼沒什麼聲響地開業了。
第4章 灌漿饅頭
清明以前,城中已有了些初夏的影子,百姓慣常會在這時節選擇吃過暮食以後外出散涼,喧騰熱鬧的州橋往往是首選,今日也不例外。
有細心人發現,人來人往的橋南底下悄無聲息多了個熱氣繚繞的小食攤子。
那攤主娘子生得一雙剪水秋瞳,與人說話時,笑眼彎彎,放人堆里格外地扎眼。
她雖是頭天擺攤,卻一點也不含糊,肩上搭了條白布巾,掛燈籠點爐子,動作四平八穩,瞧著便是個利索的小娘子。
路人紛紛駐足去她賣的什麼——
路旁一排榆柳,已有不少攤販擺起了桌板條凳,虞蘅也見縫插針地將攤子支在其中一棵樹下。
兩團朦朧淡黃的光束照亮了推車上的青布旌子,一面寫著虞記,一面寫著灌漿饅頭。
這乃虞蘅深思熟慮後決定的主打單品。
饅頭就是後世包子,有菜餡有肉餡,灌漿也好理解,灌湯包麼。
眼下的灌湯包,蟹黃作餡居多,且非是貴人吃不起。曾經就有大官宴請同僚吃蟹黃湯包,最後費了一千三百貫錢。
旁人都還在躊躇的時候,最先上前問價的是個穿綺羅的商人,不差錢的主兒:“你這裡頭是蟹肉的?”
虞蘅笑著搖搖頭,“是豕肉餡饅頭。”
她可沒打算只做貴人生意,那不是一般人能成的。
前期打聽這片區域的居民構成,多是和她一樣從外地來的商販,也有些暫居邸店的士子,別小瞧這些人生活儉樸,實則這才是她們這種小攤小店的消費主力軍,購買力不亞於後世主婦。
一籠裡頭六枚,純豕肉的十五文,包了整隻蝦的十八文。
說貴麼,就還好。
那商人聽見豕肉時皺了下眉,但還是各要了一籠,據了張桌子坐下。
有幾人便站在稍遠些,觀望他吃著如何。
虞蘅任他們觀望。
她對自個捏包子手藝還是有些自信的,也經過了阿盼的蓋章認證。不過這孩子瞧見吃食便走不動道,許是從前壓抑得狠了,虞蘅便也不忍心拘著她。
初來汴京那天,剛下船就聽見幾十步外的饅頭攤主拖長音喊:“灌漿——饅頭——新蒸的暄軟饅頭——”
有人買了灌漿,一咬開,肉湯汁子順著那人嘴角流下來,阿盼登時便看直了眼。
虞蘅哭笑不得,這是撿了個吃貨回來。
回想起那天那人吃的灌湯包子,她卻不認為有多好。
厚厚的皮,幾乎一點包子褶都不見,哪裡會好吃?
大抵北方人的天賦技能都點在了麵食上,虞蘅這輩子雖然生在水鄉,上輩子卻是實打實的北人,學了一手做點心的手藝,包子饅頭更是統統不在話下,第一次嘗試做灌湯包,簡直大成功。
小小一枚,皮薄得透光,用筷子拎起,湯汁就在裡面晃蕩,需得戳破個口子小心去嘬,才不至於被燙麻了舌根。
做出來讓阿盼這丫頭先嘗嘗,四五種餡兒,每樣一屜,全進了她肚子,哪個都叫好。
叫她干試菜的活兒是幹不成了,還得自己來,又請左鄰右舍嘗嘗,趁此機會熟絡熟絡。
最後拍板了兩樣經典口味,虞蘅與肉市、魚市的商販談好進價,總算定下一切章程。
磨蹭間,第一籠饅頭出爐了,縷縷香氣從蒸籠邊緣溢了出來,把眾人釣得幾次咽口水。<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||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