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汴京市井發家日常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6頁
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
天殺的,分明赴宴以前,郎君滿心得意將蘭娘子從王府挖了來,說要叫王三郎等人一開眼界,眼下這是怎的?

裴垣冷著臉不言語,過了會兒,酒意略散了些,想著今日被下了面子,胸中鬱氣反倒更盛,到底咽不下這口氣。

那饅頭瞧著也就一般,甚至比不得裴家廚娘的手藝,如何能與名滿京城的蘭娘子相提並論?

裴垣冷哼,扭頭吩咐:“州橋那塊兒有賣灌漿饅頭的,你明日去買些回來。”

“是。”

馬車拐了個彎,駛進馬行街榆林巷裴府尹宅邸。

……

謝詔算是這些人里最清醒的,坐在車裡還有看書的閒心。

翻過一頁,車廂壁傳來輕微的“叩叩”聲。

謝詔抬眼,“何事?”

聲線清潤,帶些飲酒後的啞。

小廝元六在外笑道:“前邊就過州橋了,奴想著二郎在席上定沒吃好,可要買些小玩意兒墊補?”

謝詔剛及冠,正是餓起來能吃下一頭牛的年紀,又有胃病。雖說自家便是開酒樓的,哪裡餓得著他,可只有親近的下人們才知道這位的嘴巴有多難伺候,元六一顆心都快操碎了。

一句“不必”懸在嘴邊,謝詔忽而想起席上那灌漿饅頭的滋味,鬼使神差改口道:“是有些餓,你去瞧瞧可有賣灌漿的。”

元六小跑著去了,謝詔繼續翻書。

即便飲了酒,他也依舊坐得筆直。

清寥光華透過燈罩,落在眉眼,睫羽纖長,在瞼下形成一片陰翳。他實在生了一副好皮相,直鼻薄唇,眼尾微翹,似瓊林清雋,方才席間與人交談時淺笑晏晏,溫和明朗,此刻靜靜不語,亦不會顯得冷冽,很易使人心生親近。

元六巡了一圈沒見,倒是機靈,多問了一嘴旁的攤主,得知今日早些確實有位年輕娘子在此擺攤賣灌漿饅頭。

“咱們來的不巧,半時辰前,那小娘子已收攤走了,想是明日還會來。”元六討好一笑,“一會奴叫廚下煮碗湯餅吧?”

“罷了。”謝詔拒絕。

“這怎麼成?那些高門最愛附什麼風雅,吃些生冷不忌的,又飲酒,”元六苦口婆心地勸,

“阿郎胃腸不好,酒後一定得進些溫補的,否則明日便要難受了。”

大有一副他不答應就要繼續長篇大論的勢頭。

“……也好。”

元六喜笑顏開地爬上車轅,沖旁邊人眨眼。

吉雙悄悄沖他比了個大拇指。

這活兒,還真就這廝幹得來!

車壁傳來輕叩聲,是謝詔催促他們趕緊前行,莫再耽擱了。

第6章 清明祭粿

虹橋邊上人擠人,虞蘅早間懶得進城,便在此擺攤。

擺了幾天的攤,趕早的這波百姓都知道了此處有個灌漿攤子,味美,價格也合適,生意越發地好。加上阿盼白天也來給她打下手,不出一個時辰便能收攤回家。

兩個時段攏共能掙個一百八九十文,雖然累些,但日子越過越有盼頭。

暮春時節,河岸的柳都綠成蔭了,橋上微風陣陣。清晨的薄霧散去後,日光開始大盛,曬得人身上懶洋洋的。

送走眼前這波客人,虞蘅手邊只剩下約莫三四籠包子,蒸汽裊裊冒著。

爐火映出與天邊朝霞同色光澤,照在虞蘅白皙側臉上,一派,幾個青年食客忍不住多看了兩眼。

虞蘅則自動忽略了這些目光。

為了方便幹活,她梳著尋常椎髻,青衫子配綠羅裙,水靈得仿佛地里剛拔出來的小白菜。

才將一摞空蒸籠撤下,還沒喘口氣,抬眼就見隔壁賣羊肉兜的吳七嫂似乎有話要說。

虞蘅沖她一笑。

吳七嫂湊了過來,壓低聲音道:“昨兒夜裡,你就沒聽見什麼動靜?”

吳七嫂眼下有一圈淡淡青黑,顯然昨夜沒怎麼睡好。

“什麼動靜?”虞蘅眨眨眼。

這麼玄乎?

虞蘅是真沒聽見,也是真好奇。

“含含糊糊的,我也沒聽清。”吳七嫂撫著心口,搖了搖頭,“快莫問了,這種事,不知道才好。”

阿盼白了臉:“真有那些東西?嫂子你莫唬我。”她這幾日睡得死沉,可是什麼也沒聽見。

虞蘅安撫她:“想來是你求的桃木劍起了用,叫他不敢近身,咱們才沒聽見。”<="<hr>
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
<span>:||

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