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六月轉瞬過,朝堂上因為科舉改制一事吵得不可開交,又有端王造反一事在前擋著,區區一個謝家起復倒沒太多人關注。
店裡亦沒什麼大事發生,虞蘅盤了個新鋪子,就在灌漿鋪邊上,搗騰冰飲子,什麼酥山、冰沙、冷圓子,為炎炎夏日送上一抹清爽。
此時的牛乳,還不是後世那種水一樣稀,更為醇厚,煮開晾涼,能凝一層奶皮子,這是酪蛋白含量較高的一種表現。這樣的牛奶,空口喝,前幾口會很香很醇,到後面有些膩,但用來煮各種飲子、做牛奶冰,都非常之驚艷。
伏案辛苦的人,勞碌到深夜,吃一碗澆了桂花蜜的牛乳碎冰圓子,能從舌頭舒爽到心肝兒上。
這個伏案的人,自然是越發刻苦的謝詔。
咬開一顆圓子,舌尖抵住頃刻流出的芋泥,配以清清涼涼的醇香牛乳,一碗輕鬆下肚。謝詔覺得這宵夜委實有些太甜了,他吃完仍有些意猶未盡。
除了飲子鋪,還有些旁的無關緊要小改動,譬如在原先的店址上又擴了擴虞記,眼下能容納百人不在話下,客流大了,自然要增加庖廚,否則忙不過來,於是又在幫廚中進行了一輪選拔……如此種種小事,伏案久了的人聽來,也不覺枯燥,而有一種歲月靜好之感。
當然,若能不聽元六轉述,而是聽她親口說,便更靜好了。
第63章 地道荷花酥老家的來信
虞蘅在櫃內啪啪打著算盤。
不算不知道,一算嚇一跳。本年一二季度,便賺了去年一整年的利出來。
怪道一個個都願意往汴北大內周邊擠破頭,還是有錢人生意好做。
當然,修繕那艘畫舫的五百貫錢,她沒算進去,否則利不利的,還有待商榷呢。
虞蘅肉疼地將帳簿合上,再看看箱籠里堆尖的錢幣首飾、香料布匹,好歹稍稍舒心些了。再怎麼,這些東西也遠超五百貫價值,就算看做一場與皇家交易買賣,也不虧了。
拿“自有賺銀妙計”安慰著自己,虞蘅洗手做荷花酥。
荷花酥,外皮子粉酥,內里豆餡綿軟粉糯,尤其清香。
蘭娘早早便隨恩師冉娘子來了汴京,久不做南方酥點,沒她熟練,於是站一邊看著學。
虞蘅一邊與她聊其中門道:“荷酥還得是杭州點心師傅做的最出名,汴京陳記賣的,大不似家中味道,不地道。”
她嘴裡這家陳記,是平江陳記族人開在汴京的分店,做點心手藝一脈相承,哪裡就不地道了,左右蘭娘是吃不出來。
其實未必是陳記的錯,大多叫人念念不忘的吃食,除了本身味道以外,總與第一次吃到時的氛圍與記憶有關。就似汴梁售賣核桃酪的大小飲子茶水鋪並不少,亦有好幾家出名的,但蘇靜雲仍然想念冉娘子做的羌桃酪,那一碗酪味道真有那麼好嗎?也許有,但根本原因是她心心念念魂牽夢縈的,只是那段回不去少女時光罷了。
虞蘅這一世母親是回春醫館千金,被家中嬌養著長大,十指不沾陽春水,替人診脈看病還行,廚藝屬實不怎樣,曾經燉一盅蓮藕排骨湯,險些將砂鍋底燒穿。盛出來時,那蓮藕已黑成炭段,嚼之“咔嚓”有聲。
虞爹吃得津津有味,唇邊沾一抹黑屑,隨鬍鬚抖動,簌簌落。
虞蘅不忍卒視,從此虞母再要下廚,她負責攔著。
便是這樣一位心靈手巧的娘子,做荷花酥卻很擅長,虞蘅吃著,味淡清香、酥鬆香甜,比陳記的還好。
照著記憶里印象,虞母會往去了皮的綠豆餡泥里加些蓮子、茶粉,一起搗爛。虞爹又有輕微消渴症,家裡做點心都會減一半糖量,再往裡頭加些牛乳調和,是以做出來的豆餡會格外碧綠順滑,甜得有層次、不膩。
想來陳記不會有這般別出心裁的餡料,也便差在這上頭。
實則虞爹是個嗜甜的,生前忌了多年的口,如今人死病消,給他們做糕點,卻是不必再拘著了。於是虞蘅又做了個甜些的版本,這是孝敬二老的,分兩道浸油里低溫炸,看粉嫩花瓣層層綻開。染了色汁子的酥皮一咬掉屑,得用手接著吃才不致狼狽,內餡則清甜,細聞還有縷縷幽香。
吃各式酥點心時最好配一壺沏得濃濃的醇釅陳茶,茶湯棕紅清亮,倒映出白瓷盞上漂亮的粉彩蓮紋。形狀各異的酥點攢在花型盤子裡,精緻、漂亮,吃起來也滿口花香,仿佛置身花叢似的。
一壺茶,一盤糕,一本風月小說,一下午悠長時光便這麼消磨過去。
虞母顯然是講究人,虞蘅跟著她講究慣了的,所以當初做的點心得錢氏那般讚嘆喜歡。
荷花酥做出來,拿在手裡,玲玲瓏瓏一個,層層疊疊荷瓣,顏色模樣都嬌俏,好一株亭亭清荷,阿盼都捨不得吃。
虞蘅則拿上祭品出了門,又去半山腰那座道觀,給父母的長明燈上香供奉。
那一場馬禍究竟意外還是人為,族中長輩各執說法,虞蘅想的卻是,不管哪一種,都不能連累族人。她親族觀念淡薄,卻不能不顧父母遺志。
於是孑然上京。<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||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