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穿書後我被親奶奶讀心了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195頁
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
再者就是,何哲彥不單單人厲害,又特別的有擔當。

自打何哲彥開始在燕山嶄露頭角,他們就開始一年接著一年的得到實打實的好處。

這些也都是何哲彥帶給他們的,同時亦被所有將士們真心實意的牢牢記住了。

可以毫不誇張的說,將士們寧願自己沒有得到賞賜,也不願意何哲彥這個主帥被漏下。哪怕是沒有本問責,將士們也忍不住為何哲彥叫屈。

本來還想著何哲彥可是堂堂二皇子殿下,聖上委屈了誰,也不會委屈了自己的親生兒子。現下瞧來,哪裡是這麼一回事兒?

諸多對比之下,將士們的滿心歡喜都不由跟著銳減,隨即而來的是說不出來的憤怒和悵然。

燕君峰也覺得很是不應該。

燕山被夜襲,也不是他們所想的,更不是何哲彥招來的。兩軍交戰,任何意外都有可能發生。怎能因為一次被夜襲,就抹殺了何哲彥接下來更多、也更大的顯赫戰功?

更何況他們已經將敵軍的糧草搶過來了,加倍彌補了自家被燒的糧草,聖上如何還能繼續怪罪何哲彥?

退一步講,哪怕他們沒有任何的補救措施,沒能成功將敵軍的糧草搶過來,他們此次作戰也沒有靠朝堂後續補送的糧草,不是嗎?

他們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,全都是仰仗林晚嫣這位二皇子妃及時幫忙調來了大批的糧食,補足了將士們欠缺的供給。

而且二皇子妃很是大方。在送來糧食的同時,還送來了不少肉食。這又是莫大的驚喜,帶給了將士們極大的鼓舞。

燕君峰可以篤定,哪怕之後朝堂那邊不願意補上他們被燒的這一半糧草,也根本不會影響到燕山將士們的作戰和生存。

這又跟曾經將士們動輒被剋扣糧草的艱難情況完全不同。固然情況再是危急,他們一樣有人幫忙托底,完全不帶怕的。

也是以在燕君峰看來,聖上是沒有理由問責何哲彥的。

可偏偏,問責還是來了。說是功過相抵,根本就是敷衍了之,實在是讓人寒心。

連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能如此涼薄,他們這些外人還敢對當今聖上有何許指望和期待?

反觀何哲彥這位二皇子的反應,卻是尤為坦然。沒有絲毫的自怨自艾,也沒有半分怨天尤人。始終冷靜自持,不驕不躁,更沒有惱羞成怒,亦或者罵人遷怒。

這個時候的燕君峰,就對自家提早另擇明君的決定,有了更新的認識。與此同時,對何哲彥這個新君主也更加的信服。

相比之下,朝堂那邊的諸多人士就是徹徹底底的高興了。

看吧,聖上嘴上不說,其實心下也是介意的。這不,明明二皇子打了勝仗回來,卻一丁點的嘉獎都沒得到。要說聖上不是對二皇子心生忌憚,誰信?

八皇子也是到了這個時候,才終於笑了起來。

這段時日他著實感到憋屈,總覺得聖上對他不公,老天爺對他亦是不公。

好在聖上突然又清醒了過來,沒有好日子過的那個人變成了何哲彥,八皇子自然大感痛快。

趁著這個機會,八皇子打算再多做些什麼,萬萬不能讓何哲彥再尋到機會爬起來。

於是乎,越來越多的周折同時湧向聖上,皆是上書二皇子統領失策,理當交出手中兵權,退位讓賢。

八皇子是這樣做的,朝中其他勢力亦是心有所感,紛紛效仿之。

乍一被諸多奏摺淹沒,聖上的心情很有些煩躁。就算他確實有心殺殺何哲彥的銳氣,卻也只是私下裡為之,並不打算公之於眾,更沒想過要昭告天下。

這些人現下是想要鬧騰什麼?逼著何哲彥交出兵權?還是逼著他下令將兵權轉給朝中其他居心叵測之人?

還是那句話,需要打仗的時候,這些人都跑到哪裡去了?他先前可是給過這些人機會的,當著他們的面問過,誰有意前往燕山。

可結果呢?沒有一個人有膽子上前迎戰,一個個就是見不得人的縮頭烏龜,別提躲得多快了。

這會兒見戰事結束,天下太平,他們倒是又都冒出來了。好似完全忘了之前的他們是如何臨陣逃脫,何其的羞於見人!

至於說何哲彥手裡的兵權,聖上自然想過早晚有一日是要收回來的。但是,他的收回來,指的是收回他自己的手裡,而非再度轉交給其他人。<="<hr>
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
<span>:||

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