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那天,我想說,我應該離開皇宮,我不屬於這裡,但太后打斷我想說的話,她眉目溫柔地看著我,問了個毫不相干的問題:
「昨日背的第三首詩,可還記得?」
我怔愣了片刻後,恭敬答道:「記得。」
「石苔應可踐,叢枝幸易攀。
青溪歸路直,乘月夜歌還。」
我朗詩完畢後,她站起身來,輕輕捻動手中佛珠,道:「下去吧,摒棄雜念,好好默詩。」
那一年,我七歲,住在太后宮中的西殿,身邊有伺候的宮人,她們都喚我一聲,小郡主。
很長一段時間,我對此惶惶不安,我知我的身份,也知自己的一切,包括性命,都感念於太后的仁善恩典。
我恪守本分,除卻太后召喚,鮮少離開西殿。
我安安靜靜地留在我的殿中,除卻默寫詩文,做的最多的事,便是替太后抄寫佛經祝禱。
時光匆匆,輾轉七年。
一日,我在窗下案几上抄經,幾片花瓣隨風落下,飛到案前宣紙之上,殿外傳來幾聲喧譁:
「殿下,您不能隨便闖入。」
一道分外張揚的聲音隨之響起:「什么小郡主,孤倒要看看,皇祖母到底在宮裡養了誰?」
我隨著那道聲音抬眼,窗外杏花飛揚,錦衣華服的俊朗少年站在杏樹下,隔窗相望,他頓住了腳步。
我猛然低下頭,慌亂地想要關窗。
他卻已飛快地躍至窗外,攔住了我。
進宮七年,除了太后和西殿的宮人,我從未見過其他人,外面的宮人在這時趕了進來:
「太子殿下,您還是趕快出去吧,若是被太后娘娘知道了,可就不好了。」
然而面前的少年卻不以為意,反而笑得張揚:「皇祖母最是慈愛,又怎會生氣?」
說罷,他意味深長地盯著我瞧:「問你呢?這位小郡主,你叫什麼名字?」
我沉默著垂眸,沒有回答他。
他手一撐,坐到了窗沿上,又低眸看向案幾,隨手抽出了一張紙,抖落幾片杏花。
「小郡主,你的字寫得真好看,父皇老說我的字丑,不妨,你來教教我。」
他朝我傾身,我抬眸,正對上他笑意盈盈的彎眸,一時不知作何言語。
直到一直照顧我的宮女阿婉趕來,拉著我下跪:
「這是太子殿下,郡主應當同太子殿下行禮。」
我跪在地上,他才從窗沿上跳下:「起來吧,不必多禮。」
起身後,他笑道:「小郡主,下次再會。」
說罷,他從案几上又抽了幾張紙,丟給了身旁侍從:「這個,就當是見面禮了,阿七,替我收著。」
那個叫阿七的侍從站在太子身側,他皮膚有些黑,但有一雙明亮好看的眼睛。
那幾張宣紙被他收進胸前,我看著他的眼睛,覺得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。
第5章
當晚,我抱著抄好的經書去見太后。
這是七年來,我們約定俗成的習慣,她會慣例般詢問幾番我的功課,考一考我默的詩文。
但走到殿外時,我頓住了腳步,我聽見嬤嬤口中,提到了長寧公主。
我在宮中七年,只守著自己的小院,我已經許久,沒聽過關於長寧公主的消息。
只大概知道,她的病,約莫是好了的。
嬤嬤為太后奉茶,話語頗為感慨:
「公主如今總算是敞開心扉了,也不枉魏侍郎苦等這麼多年,一番情深,到底有情人,還是終成眷屬。」
「這世上,再大的苦和難,時日經久,也總會過去的。」
「是啊,如今公主大婚,太后娘娘,可還有需要準備的?」
……
二月十六,長寧公主同御史中丞之子魏清大婚,民間盛傳,長寧公主心懷大義,為國祈福十年,魏清苦等公主十數年,公主病重時,亦是魏清苦守病榻,二人本就天作之合,一段佳話,良緣今成,舉國歡慶。
西殿裡,我問阿婉:「賀人新婚的吉祥賀禮,通常都有什麼?」<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||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