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宮牆之內有惡犬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169頁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
「這是不是有些太倉促了?」夏綾沒想到這群錦衣衛這麼雷厲風行,「好歹讓兄弟們休整幾日再回京啊。」

汪千戶爽朗一笑,眼中皆是少年人不知疲倦的精幹:「皇命不可違。況且,照我們莊衡大人的辦事風格,現在怕是積壓了一堆案子等著兄弟們回去辦呢。我們回去的越晚,要還的債便越多就是了。」

夏綾心中暗誹,看寧澈帶出來的都是一堆什麼人啊。可就在同一瞬,又禁不住想起在京城為了抓倭寇沒日沒夜到頭禿的日子了。

好像那時候還真沒覺得累。好像……那些日子還挺值得想念的。

「既如此,我便不留諸位了。就此別過,一路平安。」

汪千戶頷首,卻又從懷中取出一隻一掌見方的布包,遞給夏綾:「這是臨行前,陛下吩咐臣等轉交姑娘的。」

夏綾有些疑惑的把布包接過來。

汪千戶又多補了一句:「皇上還說,等臣走了,您再把這個包打開。」

未及夏綾反應,汪千戶一聲令下,錦衣衛跨鞍上馬,揮動了馬鞭。

「夏姑娘,後會有期啊!」

在馬蹄掀起的飛揚塵土中,夏綾聽到飛馳而去的隊伍中傳來這樣一句話。

站在長長的官道上,夏綾低頭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布包,解了系扣把它展開。

竟然是厚厚一沓銀票。

這是寧澈給她的。這些錢的數目,可以保證她後半生即便遊手好閒,也能高枕無憂的度過一生。

「這人,什麼意思啊……」

夏綾無奈的笑了一下。

因還沒有想好該去哪裡,夏綾便在這個小漁村暫住了下來。

經此一事,村裡的許多人都知道了夏綾,把她當做失散多年又遠道歸來的孩子。

里長家有一兒一女,大女兒已經出嫁,兒子又常年在海防營不回來,里長夫人便將女兒從前的房間收拾了出來,給夏綾來住。

一下子,夏綾多了許多姨出來。村裡的女人都很質樸和善,在她們熱情的張羅下,夏綾很快就融入了這漁村的生活中。

清早,她同女人們一樣,穿著便於勞作的闊腿長褲,頭上戴著竹編的笠帽,去海邊收第一批新鮮的魚獲。

夏綾很快學會了如何用錐刀敲下礁石上附著的海蠣子。在海蠣將將能裝滿一個魚簍時,出海捕撈的漁船歸來上岸了。

在粼粼海面上,十數艘漁船被冉冉升起的紅日度上一層金光,在海波溫柔的推動下,漁船在碎金間劃破一條淡痕,悠悠駛來。

女人們見自家漁船歸來,爭先恐後的脫掉鞋子,挽起褲腿跑去迎接。翻卷著的白色浪花浸潤過女人們或纖細,或粗壯的小腿,沙灘上落下紛繁錯亂的腳印,在又一次浪潮延展之後,重新歸為平寂。

夏綾跟著一同往漁船上看去,船艙里載著滿滿一肚子海貨,有蟹有蝦,銀白色的魚向白花花的銀子一樣,在朝霞的照應下閃閃發光,時不時還會有一兩條翻躍起來打個挺,告訴人們自己有多新鮮。

魚獲到港,出海的男人們將船落了錨,所有人以最快的速度將活魚活蝦都裝在籮筐里。扁擔一起,兩頭沉甸甸的,這些最時新的海鮮,要麼作為今日的盤中餐,要麼賣去府城,滿載而歸的回程,總是充滿笑語歡歌。

日復一日,這裡的人們過得都是這樣的生活。這種生活簡單,樸實,沒有什麼波瀾壯闊,但卻又總會讓人覺得,彌足珍貴。

待到了十月份,天氣逐漸轉涼,出海的次數便也跟著少了。小鈴鐺少了每日去海邊撒潑的機會,夏綾便只能在村子裡遛狗。村裡的孩子都對這大狗喜歡的緊,大人們要勞作,孩子們全都被撒在村子裡瘋跑,夏綾時常溜著溜著狗,身後就跟了一堆想要摸狗的小蹦豆子們。

這座小漁村里沒有自己的學堂,大一點的孩子要去縣城裡念書,每當放月假時才能回來一次。年歲小的孩子也沒有開蒙之說,全靠哪家念書的兄長回來言傳身教。有天資的跟家裡大人磨一磨,能淘換來那麼一兩本舊書,一群孩子坐在村口的樹下傳著來回看。

孩子們學的都是野路子,每個人靠著自己認識的那幾個支離破碎的字,拼拼湊湊都讀不下來一篇完整的詩詞,時常逗得夏綾捧腹大笑。

橫豎她也沒有什麼事,便買了一些紙,將那些啟蒙書抄了許多本,分給村裡的小孩。到後來,乾脆在自己的房間裡支起一塊小木板,教這些孩子一些簡單的詞句,學得好的,獎勵摸摸小鈴鐺。

開始的時候,來她這裡認字的男孩居多,慢慢的,也有女孩子跟著一起聽,夏綾從來都來者不拒。村裡的人漸漸都知道,傅薇家的姑娘是位女先生,更是將她當做了自己人。

不過這樣一來,有些熱心的姨母嬸子,就開始忍不住操心起夏綾的終身大事來。還真有媒婆跑到里長家向她說親的,夏綾驚得滿臉緋紅,自是尷尬的笑著婉拒了。

待到十一月,里長的兒子從海防營告了假回家。里長的女兒也一同回來,里長夫人準備了滿滿一桌的菜,喊上夏綾同他們一起團聚。
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