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晏清明白,皇后這是想提點大家幾句,不要再挑起事端,便幫著轉移話題,說:「娘娘說得是,嬪妾還遇到了太子殿下正要去給皇上請安。殿下當真是孝順,身體才好就惦記著娘娘和皇上了。」
皇后會意,看著穆晏清笑意更濃,說:「難為各位姐妹都記掛著,太子的好事,姐妹們只怕再等等了,本宮思來想去覺得還可以再行斟酌,日後若定下好消息,本宮定會讓大家都知曉。」
各宮都知道太子的婚事臨門一腳就喊停了,但真正的原因並沒有傳出去,皇上和皇后都暗中嚴令各宮,且不准私下議論。事情也牽涉朝政,因此在座的嬪妃里,除了永壽宮和皇后心中有數,其餘人即使心裡都有疑問也只能忍著。
皇后頓了頓,將視線挪向正沉思的易桂華,說:「不過,雖然太子的婚事還不急,可也不能委屈其餘的孩子。本宮看四殿下今年估摸著有十四了,納妃之事也可以提上議程。易妃,你意下如何?」
易桂華一想就知道,是沈蓮做了些功夫,心中竊喜,不枉費這麼多口舌功夫,當即起身福了福,說:「皇后娘娘記掛,臣妾和璟檀都感激在心。但璟檀還小,論出身和品性皆是中人之姿,此事怎敢勞皇后娘娘操心呢?」
鮮少搭話的溫映池突然接話道:「易妃娘娘這就自謙了,娘娘身居妃位多年,養育皇子和公主,且協助皇后娘娘處理後宮事宜,是有功之人,四殿下有娘娘這樣勞苦功高的母親,出身不可謂不金貴了。」
穆晏清這才不由看向溫映池,心裡疑惑著,這又是哪出戲?
皇后想了想,說:「說起來,易妃的位分確實許久未晉升了。你服侍皇上多年,如今也是宮裡最尊貴的嬪妃,若能晉一晉位分,再給璟檀議婚事,想來也能多有助益,喜上加喜。」
易桂華從驚喜中抬起頭,也沒忘了給皇后謝恩,「皇后娘娘厚愛,嬪妾感激不盡。」
楊貴人已經率先起身恭賀,「嬪妾恭賀娘娘。」
「妹妹快別笑我了,這八字還沒一撇呢。」易桂華笑得合不攏嘴。
「是啊,旨意未下,如今只是提出來商議,楊貴人何必急著巴結呢?若是如此向著易妃娘娘,不如本宮替你請旨,貴人搬去延禧宮可好?」姚既雲心裡不是滋味,易桂華雖然出身不如她,才情也不如她,但如今確實擔得起貴妃的位子,就尋著楊貴人撒氣。
楊貴人正要辯解,林貴人已經添油加醋:「延禧宮是什麼矜貴的地兒啊?楊貴人就算想去也擠不上呢。」
這話乍一聽是取笑楊貴人,實際上還同時給易桂華一個尷尬問題,她表達接納也不是,拒絕也不對。
到底還是易桂華會說漂亮話,心情大好,也懶得和林貴人之流計較,「哪裡就是什麼矜貴地方呢?皇后娘娘也說了,大家都是伺候皇上的人,何必這樣分彼此呢?延禧宮人多,孩子也多,熱鬧得很,姐妹們若不嫌本宮招待不周,能常來常往,本宮高興還來不及呢。」
真是誅心。穆晏清一瞅,姚既雲的臉色剛難看了,本想借萬年背鍋俠楊貴人諷刺易桂華套路人心,沒想到易妃話裡帶刺,把宮裡娃兒多作為炫耀的資本,暗戳戳回擊了。
誰敢說公然說皇嗣半個字?
「楊貴人是直性子,才急著要給易妃道賀,不論這喜事到了誰那兒,姐妹們都是真心祝賀的。」皇后先結束這一輪較勁,免得易妃和姚妃再不愉快,中間還要夾著一個楊貴人,她再轉向易桂華道:「易妃,你的事情,本宮會再和皇上好好說說的。」
易桂華一聽便覺得十拿九穩,又起身謝恩。
第49章 「安分守己」
當年,易桂華生下李璟檀的時候就晉了妃位,後又誕下六公主李斕毓,本是滿心期待著能繼續冊封,成為當朝第一位貴妃。李煜玄再得愛女,高興得親自擬定了封號「慶」,想著位分和封號一併賜下來作為嘉獎。不料邊境突發戰亂,榮禎帝率領重臣殫精竭慮,邊境和前朝都熬了兩個月才稍為平息。
結果這一拖,連原定的冊封吉日都已經耽誤了。
李煜玄有意再擇吉日進行冊封,但戰事剛平,朝政仍然忙得焦頭爛額,事情就全權交到了皇后的手中,再沒有過問。易桂華和慶貴妃三個字失之交臂,便痛定思痛,反而決定向李煜玄表明,感恩皇恩浩蕩,冊封一事可暫時擱置。
「邊境戰事剛平,宮裡宮外剛平息,百姓和將士們仍在吃苦。嬪妃養育皇嗣,伺候皇上,乃是本分。我若在這個風頭浪尖的時候晉封賀喜,豈不是平白給人落下了口舌,說我居功自傲,肆意妄為?」易桂華每每想起都覺得雖遺憾也值得,她搭著聞鈴的手,得意洋洋地遊走在花叢間,「倒不如借為邊境祈福為由,取消加封一事,好讓皇上一直惦記著他欠了我們母子三人。」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