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後大朝會上就爆出了那樣一個註定讓所有人都心思躁動、不能安心過年的消息。
現淮陽候的嫡長子、大理寺少卿褚源竟然是已去世的宣和太子之子!
群臣大嘩。
皇帝震怒。
「王愛卿,朕已經派人去請淮陽候及其夫人,你說的話若是有半句假話, 朕絕不饒你。」皇帝的臉隱藏在垂旒之後, 神色陰的都快滴水了。
「臣的話句句屬實。」王長安跪在地上, 似乎不知此時引爆這個秘密已然惹了皇帝的殺心,大義凜然地道:「臣對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鑑, 絕不可能說謊話來糊弄皇上。」
「褚源不是淮陽候的親生兒子是臣親耳從淮陽侯夫人王氏嘴中聽得。」王長安拍著胸口,信誓旦旦地道:「王氏孝順,不可能對她阿娘說謊。前幾日王氏回娘家是對著內人的靈牌位哭訴, 說淮陽候心狠,養著一個外人的兒子,卻把親生女兒送進了火海。眾所周知, 先太子妃是和女兒一同葬身火海的, 事情絕不可能那麼湊巧,所以臣大膽推測,是淮陽侯府偷龍轉鳳, 把皇家血脈和自家血脈進行了調換……」
「啟稟皇上。」一直安靜地站在殿後的褚源在此時開了口。
眾人刷地一下目光全對準了他。
誰都想知道這個可能是宣和太子之子的「酷吏」要怎麼應對王長安。
是順勢認下,還是極力否認?
眾人的眼睛不停地在當事兩個人之間轉悠,更有心者,則隱晦地盯著垂旒後的皇帝。
隱隱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架勢。
然而褚源神色冷漠,好像什麼都入不了他的耳,剛剛爆出來的驚天秘聞也和他無關,手裡呈上一本摺子,躬身道:「臣有本奏,戶部尚書王長安自永康六年擔任戶部尚書以來,貪污髒銀數十萬兩,供廢后奢靡享樂,這是大理寺審訊出來的廢后宮人口供,請皇上明察!」
空曠莊嚴的議政大殿安靜了一瞬,繼而譁然。
群臣們也顧不得上首的皇帝,紛紛指指點點、交頭接耳起來。
有大臣神色茫然:「這是怎麼回事兒啊?不是親戚嗎?怎麼互咬起來了?」
「是不是親戚還不一定呢?」有大臣嘀咕。
「哎,可別說了,若王尚書說的是真的,那可就精彩咯……」
「宣和太子之子……皇親國戚喲……」
「何止皇親國戚,宣和太子可是先皇親封的太子,國之儲君,李朝名正言順的繼承者。」
……
太監總管六福仔細打量著皇帝越來越沉的臉色,看著殿中越來越亂的局面,心裡惴惴。
王長安那老匹夫日常不是挺會揣摩上意的嗎?怎麼今兒個會出這麼大紕漏?
難道真的是叫大理寺抓住了貪污巨款的辮子,然後狗急跳牆了?
他看看王長安,又看看舉著摺子的褚源,心裡猶豫著,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。
「皇上。」燕國公沉聲出列。
現場頓時一靜,目光嗖地一下又全看向了燕國公。
燕國公府和淮陽侯府不和,朝堂上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。
和沒有兵權、只剩空架子的淮陽侯府不一樣,燕國公身為驃騎大將軍,手握南地三十萬大軍,名義上也是李朝的兵馬大元帥,可謂位高權重,再加上兩個兒子一個常在皇上身邊伴駕,一個實權在握,一大家子都是皇上身前的紅人,他一開口,殿裡其他人的神色頓時興奮起來。
這是要打起來了嗎?
「皇上,臣認為皇家血脈之事牽涉江山社稷,茲事體大,不能只聽王尚書和淮陽侯府的一面之詞。」燕國公開口道。
他一提醒,立馬就有和王長安、淮陽侯府同時不對付的吏部尚書周良出列應道:「皇上,燕國公說的有理,不能王尚書說是就是,誰知道他是不是和淮陽侯府竄通起來,想要冒認皇家血脈,達到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?」
「我呸!」王長安怒拍胸口,罵道:「你周良老兒少在這兒進讒言,血口噴人。我王長安俯仰無愧於李朝,對皇上更是忠心耿耿,此次不畏強權、大義滅親,是因那淮陽侯府故意偷走皇室血脈,必定有所圖謀,你少黨同伐異、公私不分,擾亂大家的視線。」
眾臣對他為了擺脫廢后事件的牽連,自己往自己頭上戴綠帽的行為嗤之以鼻,私下裡都覺得他就是個沒骨氣的小人,因此聽著他冠冕堂皇的話,都覺得他無恥。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