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18頁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
她今天也是開了眼了,說真的,別看原先她表現得多麼相信周漁,讓她砸房子,幫著她養蘑菇,其實心裡是沒底的。

種下的時候擔心能不能出菌絲,出了菌絲擔心能不能養得好,養得好了又擔心有沒有人要。

今天徹底沒擔憂了,那不抓緊乾乾什麼。

她當年可和周奮發一起,白手蓋起了這棟房子,靠的就是吃苦耐勞勤奮。

周漁點頭:「媽,前幾天大家都不知道我這蘑菇種的怎麼樣,所以無所謂。但明天一動村委,大家都知道了。你就在家待著,守著咱家這一畝三分地,誰也別讓進。那邊的事兒,我找人盯著。」

林巧慧一想也是,這屋子裡才是關鍵啊:「放心吧。」

就連周朵也說:「我一月份就放寒假了,到時候那邊正好建好了,我給看著。」

那邊如果種下蘑菇,日夜都得有人看,但周朵不行,她太小了,不過周漁也沒說,鼓勵她:「寒假考得好,帶你去省城。」

周朵只覺得大冬天的渾身熱騰騰,她擼子袖子:「姐,你們聊,我去再看會兒書。」

惹得林巧慧都笑了,這丫頭。

農村人起得早,第二天早上六點,周漁第一次這麼早爬了起來,去了村委。那邊老村長已經在了,同時在的還有周漁順道喊來的周遠征。

上次就是他幹的,這次自然還找他。

這五間房可跟周漁家的一樣大,每間都是三米乘以四米,所以修理還是按著周漁上次的辦法——開窗戶,加爐子,打床架。

只有兩點不同,一是這次有了村長的支持,不怕周圖強來搶,就可以安裝玻璃窗了。二是為了節省木炭,直接可以將這四間屋子打通,那麼只需要兩台爐子就夠了。

這事兒本就幹過,周漁又畫了圖,不過半小時就定下來了怎麼辦。

上次幫周漁的忙,周漁家不但飯好,還沒少給錢,這次周漁請幫忙,周遠征那叫一個積極:「放心吧,這房子兩天我就給你收拾好,窗戶,煙道還有地面,保證沒問題。」

「床架子得多幾天。」

周漁現在手裡的菌種差不多了,還要堆料,也需要個七八天,所以也不急,周遠征一聽就點頭:「那妥了,保證不耽誤你。」

但他也挺興奮的,「周漁,種蘑菇真成了。」

周漁點頭,還鼓勵他,「以後就要搭建大棚,遠征哥,你有沒有興趣學?」

周遠征怎麼可能不願意,他就是個會點木工活的普通人,要是學了這手藝,就是以後周漁不需要他了,他也能掙口飯吃,連忙說:「有有有。」

等著分配好了,周漁就帶著今天採摘好的蘑菇和昨天晚上寫的小豆腐塊,坐著拖拉機去了市里。

薑桂香還以為周漁這文章,怎麼也要寫個一個星期呢,哪裡想到,一晚上就寫完了。

她將蘑菇檢查了一下,稱量好重量,給周漁付了錢,就迫不及待地帶著周漁去了辦公室,給周漁倒了一杯熱茶,自己一屁股坐下,開始讀。

周漁這文筆,其實也就剛剛夠用,但這個年代文章都是很樸實的,周漁起了個稍微吸引人的題目,叫《一盤草菇炒牛肉引發的競爭》,就挺讓人感興趣。

薑桂香一瞧就很喜歡,連連說:「對,我就是想要這樣的,讓大家一眼就想看,看了就知道,我們利民菜館上了草菇這盤菜,是獨一無二的,每天還要限購的,真好!」

說完,她居然就站了起來,衝著周漁說:「走!我帶你去南州晚報社。」

周漁原先覺得,自己是個工作狂,哪裡想到,薑桂香也不遑多讓,穿上外套後,騎著自行車就帶著她去了日報社——日報和晚報是一起辦公的。

她找的編輯是位二十來歲的年輕姑娘,叫黎雪,見了薑桂香就叫桂香姨:「您怎麼來了?」

薑桂香笑眯眯地將文章塞進她手裡,介紹了一下周漁,又介紹了一下是怎麼回事。黎雪顯然還挺懂行的,一聽就笑了:「這可是挺有意思的新聞,我們晚報正好開了個生活小樂事欄目,要是行的話,我今天就能發。」

「周同志,如果可以的話,不如稍等我一下,看看要不要改稿。」

薑桂香還有飯店裡的事兒,很快就離開了,周漁則坐在了黎雪的旁邊,瞧了瞧八十年代報社的辦公環境——

電腦自然是沒有的,有點像小時候看的編輯部的故事,四處都是書和報刊雜誌,大家氣氛很好,動不動就要拿著稿子念一段,問問大家的感想。

周漁這篇也被念了,是她的題目,黎雪覺得有點出格,問一問老同志們的意見。
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