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人都在為權勢爭鬥,無人在意那些貧苦求生的百姓,逼人上梁山,最後還要發兵平亂,指爾為賊。
大徵完了。
六皇子最終是撕下了溫文爾雅的面具,與凌譽針鋒相對,抬出其實為奸生子的事實,讓一直被人詬病的婢生子身份,竟有了一絲的優越感,這令遠在江州的五皇子笑的打跌,嗤之以鼻的更以母家尊榮打壓二人,朝中各派也各執己見,爭的面紅耳赤不甘認輸。
閔仁遺孤的身份確實給凌譽加分,然而,奸生所出也是事實,哪怕聞關二人刻意遮掩,在凌氏滿門被誅的舊事翻出後,仍是被有心人給挖了出來,遮無可遮。
凌譽明白,許多人表面對他恭敬有禮,實則背地裡都在嗤笑譏諷他,若非他志不在大位,怕早受不了這些人的兩面三刀,如今看著他們在自己跟前演戲,明明心裡瞧不上自己,卻還要對著自己行臣工禮,就不由的產生些暗爽的心理,很類似那種看不上我,卻還得跪我的爽歪歪心情,因左右實在無人傾訴,便一封封的信函將京畿大小事都報與凌湙,連自己的心中想法也一併寫了去,倒叫凌湙跟著看了好一場大戲。
期間當然也有人想到用凌湙來制衡京中形式,六皇子入京後的第一時間,並沒有聽曲大伴的勸告,放了寧氏押在宮中的女眷,和天牢內的男丁,而是同太子一樣,產生了用寧氏挾制凌湙的想法,哪怕他入了西炎城,可憑他手裡的五萬刀營兵,六皇子就不想放棄這樣一個可以顛倒局勢的助力。
曲大伴此時才發現,諸皇子在皇帝多年的打壓下,一個個養的眼界短淺,自高自大,將自己的尊位凌駕於任何人之上,並不考慮時局問題,也看不到自己劣勢,只以皇族身份自居,並深信無人敢反抗皇族御令。
他有一種六皇子也成不了事的預感。
而凌譽卻說服了聞關一黨出面營救寧氏族人的話,用冤家宜解不宜結之言,讓聞關二人安排了手下官員上書,要求將滯留在宮內的寧家女眷釋放出宮,連同寧氏男丁一起放歸侯府。
以此示好遠在荊北的凌湙。
袁芨私底下也勸六皇子將寧氏眾人放歸,可惜六皇子自認未有虧待寧氏眾人的地方,都有好吃好喝的招待著,並且與袁芨商議,想詔了凌湙上京,用自身「魅力」感化收編他。
六皇子成功拉攏到了袁芨,便也認為肯定能成功拉攏到凌湙。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