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不軌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84頁
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
現在追究當年那封信的內容已經沒有意義,信件早就不在了,沒有任何人、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方曉曉並非自願。再者,就算她是被方晟、程芸逼迫了,這兩人也已經去世,法律無法對已經去世的人追究行為責任。

民警又問:「方曉曉是在七歲以前被方家收養,為什麼到了十幾歲才做移植手術?」

顧澎回答:「原本這個手術是不需要做的,原本方許的病已經好了,沒想到因為長期生病,臟器受損,到了十幾歲才發現腎衰竭。」

「那方許原本的病是什麼?」

幾乎同一時間,專案小組通過走訪,找到一份二十年前的身體檢查記錄,第一時間送到傅明裕面前。

這是一份當年福利院負責人,用捐款為所有在院小朋友安排身體檢查的記錄,而其中除了抽血之外,還有一項是「細胞動員劑」的費用。

傅明裕拿著記錄來到蕭婓的詢問室,問:「方許得的是白血病?」

蕭婓掃過傅明裕手裡的東西,雖然看不到實際內容,也不難看出警方已經掌握證據,於是說:「這種病兄弟姐妹之間配型的成功率更高,和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配型,成功率只有二十萬分之一。方家也沒想到大海撈針,竟然撈到了方曉曉。她那時候簡直就是方家的天使。」

傅明裕問:「這種情況通常再要一個孩子,用臍帶血來配型的機率會更高,為什麼他們要選擇去福利院找希望?」

蕭婓回答:「因為第二個試管嬰兒,在代孕的第三個月就失敗了。走福利院這條路也是沒辦法的辦法。福利院的小孩沒有父母,只要和院方講好條件,院方答應做配型即可。方家收買的可不只是一家福利院,那些年前前後後也有幾十家,只有方曉曉的配上了。」

這話乍一聽有點道理,卻經不起仔細推敲。

試管嬰兒是有針對性的,而讓福利院的小孩子做配型則是大規模的,消耗更多人力物力財力。而且前者失敗一次還可以再進行下一次。試管嬰兒存在一定的失敗機率,因此不會只取一個卵子。

傅明裕提出疑問,蕭婓笑了笑,回答:「答案很簡單,我聽我母親說,方許的母親染色體異常。不過好像不是天生的,她懷疑是方許母親在M國做的那些基因實驗,服用藥物,後來才導致的。我猜方許母親一開始沒想到,應該是第二個試管嬰兒失敗之後,才放棄走這條路。」

另一邊,民警將問題同步給顧澎。

顧澎滿臉譏誚:「程芸一向很激進,她不僅自己去參加什麼藥物實驗,還想攛掇我父母參加。我父母沒有上當。他們都說她瘋了。她啊,在M國留學的時候被洗腦了,完全相信生物基因科學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人類那一套理論,還心存僥倖,認為這件事的成功機率遠遠高於失敗機率,甚至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。」<="<hr>
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
<span>:||

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