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氏便從懷中拿出寧和所作文章數卷,共十來篇收錄成冊,一同呈上。
教諭頗有些稀奇地展開,入目先贊了句好字。
楊氏說:「我兒自幼習字,三歲能書。如今年方十歲,已有幾分風骨。」
那教諭將文章看完,又傳閱諸訓導,沉默許久,說了句:「若欲入縣學,需經本縣童生試。」
又道:「夫人有大見識,定自名門出。」
楊氏道:「出嫁之女,不言本家。」遂告退而去。
於是十歲的寧和於當年赴岐山縣童生試,一舉得頭名。
此事一出,整個縣城轟動。那姜姓教諭倒也言而有信,真就讓寧和入了岐山縣縣學,成了近年來年紀最小的廩膳生。
最初不是沒有人反對,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在縣學中就讀的縣學生們。
——聖賢書香之地,豈容女流之輩踏足?
縣學外頭鬧得沸沸揚揚,作詩寫文駁斥有之,大庭廣眾前唾罵有之。縣學裡頭更甚,好些學生激憤之下,跑到學府門口靜坐以示抗議。
然而姜教諭卻始終不曾更改決定,只說自己有言在先不可返悔,又將楊氏一番言論轉述眾人。
諸生實在無法,只好彼此商議,欲行刁難之舉,好叫那女童自己知難而退。
然而十歲的寧和卻叫許多人始料未及。這女童不僅大方而來,對周圍諸多異樣目光視而不見、竊竊私語充耳不聞,泰然處之。還能專心於學,每日潛心讀書,常與夫子請教,說如魚得水也不為過。若遇有人攔路詰問至面前,她則靜立而聽,聽罷一一駁斥,神平氣和、言之有物,直叫來者無言以對、敗退而去為止。
且自寧和入學,課業之優,每歲逢考必得頭名。長此以往,便漸漸無人再提及她的女子身份。
其實以寧和的能耐,早就可以往州城赴鄉試。縣學裡的學生們清楚,夫子們更清楚,但誰也沒提。
只因她是個女子。
女子科舉,前所未有。若只童生試,雖罕見,前朝卻也偶有記載。但這回是一州之鄉試,若考中就是舉人之身,舉人,就是正經官身,按律就可以就官。女子,如何做官?<="<hr>
哦豁,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,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~拜託啦 (>.<)
<span>:||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